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考研资料区 > 2017级公安大学考研:公安学考研题型、分值及样题
2017级公安大学(公安学)考研题型、分值及样题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理论和管理学题型、分值及样题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公安学基础理论75分 管理学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第一、第二部分各 3 题)
简答题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第一、第二部分各 3 题)
分析论述题 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第一、第二部分各 2 题)
五、样题
(一)名词解释: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警察 2.公安机关的职能 3.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4.领导 5.人本原理 6.负强化
(二)简答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1.近代警察的特点?
2.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3.群众治安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4.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有哪些?
5.简述组织文化有哪些功能?
6.简述创新的过程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论警察必须与国家保持一致。
2.论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3.论述你对组织中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过分集权弊端的认识。
4.联系实际论述控制过程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第二部分:法学基础二题型、分值及样题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宪法学 75分 刑法学 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本试卷主要题型有客观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以主观题为主
五、宪法学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下面关于宪法产生和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是近代搞宪政最早的国家
B.我国历史上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文件是《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近代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成文宪法是法国 1791 年宪法
D.革命根据地最早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关于联邦制国家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联邦制国家是由两个以上成员国组成的国家
B.联邦制国家存在两套以上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权力系统
C.成员国享有主权性质的权力
D.联邦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同邦联一样比较松散
3.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4.我国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的保障。
A.国家机关 B.国家和社会
C.社会组织 D.单位
5.宪法规定,在我国 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A.宗教仪式活动 B.宗教教徒活动
C.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 D.宗教场所
6. 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中规定了 。
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
7.我国下列国家机关,不需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的是 。
A.全国人大会常委会 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8.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9. 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的干涉。
A. 全国人大 B. 国家主席
C.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D.人民检察院
10.下列不属于全国人大选举单位的是 。
A.省级人大 B.省辖市人大
C.特别行政区 D.军队
(二)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简述宪法修改的严格性
2、简述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征
3、联邦制国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试述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5、简述我国宪法制定的程序。
(三)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论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关系。
2、论我国现行宪法解释制度的特点。
(四)案例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012 年 12 月 28 日至 2013 年 1 月 3 日,湖南省衡阳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共有 527 名市人大代表出席会议。在差额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共有 56 名当选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钱拉票行为,涉案金额人民币 1.1 亿余元,有 518 名衡阳市人大代表和 68 名大会工作人员收受钱物。造 成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问:对本案中涉及贿选的人员应怎样处理?
六、刑法样题
(一)名词解释(共 15 分):
1.属地原则 2.刑事责任年龄 3.吸收犯
4.自首 5.拐卖妇女、儿童罪
(二)简答题(共 20 分):
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体现。
2.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3.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4.根据我国刑法第 269 条规定,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 24 分):
1.试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联系与区别。
2.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人的,应当如何定罪处刑?
(四)案例分析(共 16 分):
樊某(18 周岁)、刘某(15 周岁),预谋强奸刘某的同学赵某(15 岁)。某日晚 10 时, 樊某、刘某将赵某从家中骗至一水闸房内。樊某先提出要与赵某发生性关系,遭到赵某拒绝, 樊某即使用暴力将赵某强奸。赵某被强奸后啼哭不止。樊某惟恐赵某告发,到水闸房外与刘 某密谋掐死赵某以杀人灭口。刘某表示同意,但提出待自己强奸赵某后再将其掐死。刘某将 赵某强奸后,樊某即狠掐赵某的颈部,将赵某掐昏。然后,刘某提出将赵某放到附近铁轨上, 让列车将其轧死,制造赵某卧轧自杀的假象。随后,樊某、刘某掠走赵某的手表、手机和人 民币少许,将昏迷中的赵某移至京津铁路 39 公里路标附近的铁轨上。几分钟后,赵某被运 行的列车撞击碾压,造成心脏破裂内出血死亡。樊某、刘某二犯作案后逃离现场,后被抓获 归案。
问题:樊某、刘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处罚?请根据刑法理论和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阐明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