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是2016年考研的,考的是西南政法大学的经济法专业。当时考研的成绩:英语78,政治78,专业基础113,专业综合99,总分368。
一、考研的决心
考研,首先是要下定决心,自己是真的想去考研,有想去更好学府的梦想。有了这个,那么你在考研这条狭窄而寂寞的路上会比别人在心里上承受的负担要少一些。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即自己心中的目标,考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的研究生。
考研前期,会有各种考研培训机构在学校宣传,如果自己对考研没有任何了解,那考研培训机构的宣传课是很值得听一听的,为什么呢?这些宣传课都是免费的,而且来给大家讲课的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这些老师一般不是具体考试科目的培训辅导老师,而是专门研究考研这个事儿的专业人员,所以在他们2、3个小时内所说的关于考研的内容那都是精华啊,最起码能让你大概明白考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复习计划
西政的业课的参考书目,官网每年都会有公布,但变化不是很大,提前准备的,就可以参照前一年的,主要分为专业基础A,专业基础B和专业基础C。每一个分类都对应好几个学科,比如本人考的专业基础C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民诉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
本人本科就是法学的,考司考是必须(幸好过了,393分,与大神比肯定有差距的),所以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开学的那个暑假都是在复习司考,考研的事完全没上心。因此真正开始进入考研状态的是在10月份的时候(感觉有点晚了)。
(一)英语
我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六级只是飘过的,可以说相比起考研英语要求的水平,我还远远不够,因此自己对英语抓得很细。
1.单词
本人自从听了新东方讲作文的王江涛道长的一席话,猛然觉得单词太重要了,他的方法就是10天搞定考研单词,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的。《李剑考研单词真经》我翻了不下20遍(任何一本单词书都可以的),这个绝对没有夸张的。
2.其他
作文多背。阅读近10年的真题做过、看过,里面不到那个的单词,句型弄明白即可。翻译和新题型是可以去争取的,这块分数还是可以拿的。完形填空时间不够的话就直接蒙,全国平均分才3.7分,你全蒙A的话还有3分呢。
(二)政治
因为我高中读的是理科,我一开始还以为考研政治就是考思想品德,所以我知道我的政治是非常薄弱的。 我差不多是从10月份开始正式复习政治的,因为很多师兄师姐都说政治是属于低投入高回报的科目,从9月份甚至是10月份开始复习都来得及。先说说我政治的复习材料:肖秀荣三件套(书、1000题、真题)。一开始我就拿着书看,觉得看不进去就在自习室外面朗诵,用了一周的时间发现效率奇低,我就转变策略,直接拿1000题做,1000题只是选择题,分单选和多选。开始做的时候也是特别痛苦,特别是第一部分的马概就让我欲哭无泪,不仅看不懂书,更是做不对题。但是我仍然相信题海战术肯定是有用的,所以马概我就做了几遍,没想到多做几遍后发现,虽然有些题目我连读都读不懂,但却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还是觉得挺欣慰的。后面的近代史、毛中特我都是直接做题,但是思修法基和形势政策我开始没管,后面会说到。接下来隆重推荐这本书叫《风中劲草》,这本书大概是政治科书的一半厚度,但是它把政治的精华全都浓缩在了这本书当中,并且根据每个知识点的不同情况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字体表示出来,我当时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如获至宝,就像在黑夜中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盏明灯指引了我的方向。但是问题又来了,虽然只有政治书的一半厚,但好歹也有将近200页啊,这要是全部背,那不得背疯了。所以我首先只背了第一部分马概当中会考大题的知识点,当我把大题知识点都背完以后,又回去做1000题,发现只要是做到的题和背过的大题有关或者直接是那个知识点,马上就能选出答案,单选命中率更高,多选则更低。思考再三,我就开始拿着小草疯狂地背,书上面标注的重要知识点我几乎都背,虽然这样狂啃很费劲,但是当你背完之后再回去做题,就能感受到这个方法的好处了。当然我也只背前三部分,也就是马概、近代史、毛中特。除了背书就是做题,到11月份的时候会偶尔拿几套真题练练手,一是找找做真题的感觉,二是给自己一点信心。个人认为政治的真题参考价值不是非常大,我当时就只做了几套卷子,后面就直接没管了。就这样背书做题到了12月份,肖秀荣的另一个复习材料就出现了,即8套模拟卷和12月中旬以后出的最后4套卷,8套卷我就做了选择题,大题没管,不是不想管,是当时时间太紧了,实在没时间做大题了。最后4套卷其实就是押题了,肖老以前押题命中率超高,近几年反押题很严重,所以命中率自然也就下来了,但是我的理解是,人人都在背,自己不背是自己吃亏。所以我硬是把最后4套卷从选择到大题都背了,选择题是达到看到题目马上知道正确选项,大题则是彻底背下来。实践证明,肖老这命中率确实不咋地,虽然原题没押到,但是选择题和大题的知识点倒是押到一些,所以还是得背啊,他这么火还是有他的原因的。
(三)专业课
西政的专业课还是很好答的,关键还是书有没有看完,对书的理解有没有到位,就考试的出题形式而言,多简答、论述、概念比较、法条及法学名言分析、案例分析,客观题比较少。其中简答论述之类的大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所以说是看完的,就能考很高的分。
本人当时由于10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政治的学习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时间,以至于后来专业课的民法、民诉和经济法的指定参考书目都没有看,这才导致了我的专业综合都没有上三位数。奉劝各位还是将专业课的书多多看看。
说到资料的话,西政阳光公社,好多年了,他的资料可以看看。